close

  ■本報記者 欒吟之 朱珉迕
  朱女士為年近九旬的母親到市中心一家社會福利院報名,排隊近3年也沒有輪到入住,感到無望的她,最近把老人送進位於嘉定區的民辦養老院,前後一個月就辦妥了手續。
  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像朱女士那樣選擇。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,“養老要就近,最好是公辦”。於是常常出現這樣的尷尬:一方面是養老床位總量面臨很大缺口,一方面是現有床位並未100%利用; 一方面是中心城區、公辦機構一床難求,一方面是郊區、民辦機構床位利用率不高——在上海,養老資源“冷熱不均”,折射資源分配之惑。
  事實上,選擇心態只是導致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原因之一。如何盤整已有資源,讓本已緊張的養老機構資源真正用在“刀刃”上?找尋破解之道,需要從多方著手。
  “公熱民冷”
  滿員,幾乎是中心城區各家公辦養老院的常態。市中心面積最小區靜安,7.62平方公里範圍里的數家養老機構均已“超員”,添置一張養老床位的平均成本高達55萬元以上,目前正從改造小賓館入手“見縫插針”增加養老床位。
  在黃浦區豫園街道、外灘街道等老城區,每個街道的養老床位大多都在100張以內,早已沒有空位;閔行、普陀等區級公辦養老院,收費低廉、氛圍溫馨,等待入住的老人排到10年甚至30年後。
  但公辦養老院的一床難求背後,卻是養老床位總體冷熱不均的尷尬。在虹口區,現有養老床位占老年人口比重不足2%,但養老機構入住率卻僅有80%。換言之,即便床位已經頗為緊張,仍有床位被空置。
  在市郊空置現象更為嚴重。幾年前,企業家老劉在松江區找到一所閑置的衛生院,投資600多萬元改造,建成擁有300個床位的養老院,還拿到一筆政府扶持資金。但養老院開業後一年多,入住老人還不到100名,七成床位閑置著。
  公辦養老機構的超高“性價比”,是導致“公熱民冷”的一大因素。早先由於政府大量補貼,公辦養老機構大多硬件設施一流,價格水平則明顯低於民辦。郊區的民辦機構則更具劣勢——記者採訪許多老人家庭發現,交通不便並不是唯一問題。許多養老院並未與醫保掛鉤,老人經濟負擔較重;護理人員專業素質不高,很難令子女放心。
  更關鍵因素在於資質。上海市社會福利行業協會副會長、閔行區社會福利院院長陳方分析,對“9073”養老佈局中的“3”,既表示需提供占老年人口3%的床位,也意味著有3%的老人具有入住養老機構的剛性需求——需要依靠養老機構照料護理,甚至需要全護理服務。但現實中,兩個“3%”之間並不吻合——能為3%的剛需提供服務的機構床位,或許只有1.5%。
  陳方介紹,與一些成熟的公辦機構相比,大量民營機構難以承受醫養結合的成本,很少設有全護理床位。上海醫院協會顧問金其林說,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中75%有兩種以上疾病,但缺乏醫療資質的養老機構,老人根本不敢入住。同時,出於風險控制和成本考慮,許多養老機構也只願接收健康老人,對身體狀況較差的老人則敬而遠之,久而久之一些機構的床位就開始空缺,而真正需要入住的老人,則可能遲遲徘徊於養老機構門外。
  盤活“冷資源”
  新推行的《上海市養老機構條例》規定,政府投資舉辦的養老機構應當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、失能、高齡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。但事實上,“剛需”老人難覓一張床位,已收住的老人又非“剛需”的現象,時下並不少見。下轉◆2版(上接第1版)如何讓養老資源分配更加體現公正?上海正在醞釀的一套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,或將解此難題。作為課題組成員,陳方曾主持設計過一套 《老年照護登記評估要求》,該標準依據國際通用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、認知功能評估量表作為評估工具,為老年人設定了生活自理能力、認知能力、情緒行為、視覺等主要參數,對老人分為“正常”、“輕度”、“中度”、“重度”等四種評估結論、三種照料等級。
  “政府可以用這套評估標準來界定,明確老人應該享受什麼類型的服務、獲得什麼照護等級,來予以相應的貼補。比如,民政有開辦補貼、運作補貼,醫保有高齡護理保障計劃、護理院床位補貼,打破壁壘把這些補貼整合在一起,根據評估結果為老人推薦不同的資源。”陳方介紹,閔行區已開始實施這套標準,重新整合全區各類養老資源,根據評估結果為老人提供相應的養老服務。在合理的評估體系下,癱瘓在床的60歲老人和身體硬朗的80歲老人,讓誰先進養老院?如果前者家境富裕,後者是獨居孤老,誰又該獲得優先權?這些都不再成為問題。
  而資源的整合,也意味著“冷資源”可能逐漸被盤活。“政府更多考慮怎麼為老人提供補貼,而不只是簡單地造床位。把床位問題更多交給市場,反而可能改變冷熱不均的情況。”陳方表示,在保基本之外,政府對養老事業的投入完全可以改變方式,將“貼機構”改為“貼個人”——根據評估等級確認貼補老人的額度,並由老人將補貼“帶入”機構的方式使補貼變現。這樣一來,養老機構自然會為了吸引老人而動足腦筋,努力提升資質。
  回歸社區
  記者採訪發現,越來越多市民像朱女士那樣正在轉換養老思路。一些住在市中心的老人,因為進不去養老院,開始越來越多地借助居家養老和社區服務,用足政府提供的各種養老方式。
  家住靜安區愚園路608弄的獨居老人瞿阿婆,享受著每天1小時的居家養老服務、樂齡家園送餐服務,還可以到日托所活動、由志願者開車接送。老人很依賴這些社區服務,平時看病配藥、收拾房間都由居家養老服務員幫著完成,家裡幾乎不開伙,一日三餐由“樂齡家園”的助餐員送上門。去年,老人還每天由志願者專車接送、到社區日托所度過整個白天,今年因為腿腳不方便而減少出門,但也有附近樓宇的白領志願者每隔一段時間上門看望。
  瞿阿婆的鄰居、經濟條件不錯的趙阿婆,家裡請了住家保姆,但她同樣也是志願者和居委會的重點照料對象,隔三差五有人敲門,看看她好不好。這樣的服務,令趙阿婆遠在日本的兒子很放心。兒子高先生說,他所在日本橫濱的社區養老模式值得借鑒,當地的新城把老人專用住宅、養老公寓鑲嵌在普通住宅群里。老人專用住宅是指將普通住宅進行適老化設計,包括增加扶手、滿足輪椅通行需求、考慮護理人員陪住等。“日本政府鼓勵老人在家裡養老、鼓勵子女照顧老人,增強社區為老設施建設,一些保險產品和社會保障法律都把‘家庭贍養’作為一個前提條件,這些理念很有前瞻性。”
  一些老齡化進程迅速的中心城區民政部門負責人覺得,家庭和社區提供養老服務的能力提高,才能從根本上緩解養老機構的壓力。目前,許多區縣正在豐富“居家養老”服務產品、實施“適老型社區”改造計劃,利用多種社區資源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務。比如,鼓勵便利店開展送貨上門服務,鼓勵飯店開設老年人食堂並提供外賣服務,鼓勵社區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務,鼓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門為老年人提供送藥、打針、護理等服務。
  對此,許多社區工作者建議,發揮“養老院養老”的輔助作用,並不是取代養老院,而是應“分流”養老機構床位需求。讓那些帶病、殘疾、生活不能自理、在家照料確有困難的老年人送進養老院,同時,把那些“可以在家居住”的老人留在家裡,減輕養老機構壓力的同時,讓老人得到更好照顧。
  (原標題:養老資源如何用在“刀刃”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x49mxqdt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