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中新社深圳5月18日電 (陳啟任)左手輕撫轉盤上的泥胚,右手持刻刀仔細刻畫,在56歲的高水旺手裡,一尊昂首嘶鳴的駿馬活靈活現。
  在第十屆深圳文博會上,高水旺的仿古唐三彩技藝引得圍觀市民發出陣陣驚嘆。而這位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唐三彩燒制技藝傳承人,也有自己的苦惱。
  “有好多人都不再乾這個了,年輕人都不願意學。”高水旺介紹,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,河南洛陽南石山村及附近村莊有三、四百家在做唐三彩的廠家,到現在全國只剩下南石山村三十多家在做。
  “現在在做唐三彩的手工藝人大多數是40歲到50多歲,40多歲都可以算是年輕的。”高水旺說。
  在文博會非物質遺產館的另一頭,今年64歲的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潮繡傳承人孫慶先也有同樣的煩惱。
  “徒弟一直在收,但很多做著做著就沒法堅持下去。”孫慶先說,“沒有人傳承,再好的技藝也等於零”。
  在偌大的潮繡展位中,一幅幅精美的潮繡作品吸引眾多市民駐足,一針一線中勾勒出的是孫慶先對潮繡文化的熱愛與擔憂。
  “看看這些展館中的非遺表演,很多表演的都是老人。”孫慶先苦笑著說,“人死了什麼都帶不走,就是希望能把技術留下”。
  近年來,中國官方對傳統文化產業的扶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。據中國文化部統計,截至2013年底,全國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2658家,文化部共認定了1219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1986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。
  在不少老藝人們看來,“後繼無人”是當下大多數非遺項目急需解決的頭等大事。
  “創造出來的作品價值再高也沒用,年輕人都不感興趣。”孫慶先稱,“其實潮繡兩到三年就能入門,但現在就業渠道寬廣,年輕人都不願意從事枯燥無味的手工藝行業”。
  在許多徒弟都堅持不了、離開唐三彩製作行業後,高水旺把手藝教給今年40多歲的弟弟,還準備把當兵退伍歸來的侄子也帶入行。“徒弟會跑,起碼親人們不會跑。”
  為了唐三彩的傳承,高水旺近年來經常到各個學校講課。“先讓年輕人們知道唐三彩這個東西,哪怕不來學習這門手藝,多一個人知道中國有唐三彩這一手工藝品都好。”
  孫慶先則開了個潮繡學習班,“班裡有60個人,哪怕到最有隻剩下三分之一,也就不錯”。(完)  (原標題: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依然“老人當家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x49mxqdt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